——语文篇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马上要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学年是高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理念上与初中相比都有着质的变化,因此做好初高中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在语文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接下来小文就从学科认知、学习方法、预习任务三个方面和大家聊一聊。 01 事预则立,笃志积学 ——做好认知上的衔接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并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包含的学习内容又非常丰富,如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等。 外国的作家作品,重点学习历史上有影响的作家、政治家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品。从风格上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以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被选入教材中。 2.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语文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与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高中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诗歌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它在每一个时期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阅读欣赏诗歌时,能够借助相关知识读懂内容并进行艺术鉴赏。写作也是如此,更讲究写作基础阶段的规范性、知识性和系统性,使零散的、不具条理的内容得到整合。 3.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1)选文: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区别。初中语文的选文较简短,到高中不仅长度加长,深度也明显增加,有时甚至要从哲学、人生的角度来解读,所以高中生必须加强在个性化体验、感悟和审美上的能力和修养。 (2)文言文:初中的文言文大多为浅显的、有哲理性、有情节的小故事、寓言、短诗、散文等,而高中的文言文则是长篇人物传记和论述文章等,需要有更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3)作文: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于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从中明显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别。高中生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对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扬弃。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初中阶段的范围扩大很多,要求也更多,更高,程度也进一步加深,更趋向应用性,审美性。这有学科本身的原因,也有高考与中考不可同日而语有关。 02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语文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逐步掌握相应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拥有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古语有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现在小文就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规范书写,勤于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学习得较好的,往往是书写认真的学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能够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在网上阅卷这个背景下,高中生练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议同学们找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或楷书、或行楷,或古典诗词、或经典美文,坚持每天练字20分钟,尤其是因疫情等原因延缓开学的同学更应该抓住这段时间进行练字。这会让你在高中三年乃至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效而得体地沟通交流是大家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要想获得这一能力,我们可以从口语材料和书面材料两方面来进行积累。口语材料的积累建议同学们利用手边的便签、卡片、手机备忘录等,对生活中触动自己的口语随时记录。书面语材料的积累则需要同学们养成勤读、善读、精读的好习惯,例如新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内容,这些名著的阅读只靠课堂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同学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以科学的方法坚持阅读、充实自己,在阅读中学会借鉴与吸收,把所积累的名篇佳句、感悟思考,合理地融入到自己的阅读写作之中。 2.重视教材,做好预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而独立思考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预习过程就是一个独立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自主翻阅工具书、查阅相关文献、反思复盘漏洞,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材名篇佳作众多,内容丰富,建议同学们在开学前能够自主地预习课文,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另外,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学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关注课本上的“单元学习任务”、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 3.认真听课,思考总结:培养系统归纳的能力 同学们要利用预习的成果,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