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就算很普通或不理想,其实也有翻盘的机会。 生活里,一些孩子在初中阶段,成绩才逆袭,后追上来。然后,又在高中阶段里,成绩平稳爬升,最终取得了不错的高考分数,考进了理想学府。 总结来看,这些高中阶段成绩不错,考进知名学府的孩子,他们靠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更是父母在初中阶段的正确引导。 父母在这场孩子的成绩追逐赛里,努力多少,方法如何,都跟孩子最终的成绩结果,息息相关。 举个真实的例子来讲:嫂子家的亮亮,在小学阶段是班长,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始终能排在班级前十名。而且,嫂子从来不用监督亮亮的学习,一点不在孩子学习上操心。 但亮亮上了初一后,成绩却大不如从前了。我嫂子为此很上火,反复跟亮亮谈心,还找亮亮班主任交流。 班主任人很和善,告诉我嫂子说,初中阶段的的学习和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一样,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嫂子虚心求教,也乐意改变自己。 嫂子开始监督陪伴孩子学习,引导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跟孩子交流初中学习科目,陪伴孩子一起总结各科学习的技巧。 嫂子的努力确实换来了不错的结果,亮亮成绩追上来了,而且还很稳定。直到高中阶段,亮亮都能排在班级前五名。 后来,亮亮高考结束,嫂子看着亮亮的高校录取通知单,很是开心。她说,她特别庆幸自己在孩子初一时,做对了三件事。 是自己曾经的努力,让孩子在初中追上了成绩,为后来的高考成绩,打下了好基础。 高中成绩好的娃,家长在初一做对了三件事 1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进入初一,成绩最容易波动。因为孩子面对的是全新的校园环境,接触的是新老师、新科目、新同学,甚至连学习方法都要更新迭代。 所以,一些孩子根本不适应,内心很压抑,情绪化明显。孩子面对的这一系列困难,感受到焦虑,但又很难释放,不知道该跟谁讲。 这时候,如果家长再总是繁忙,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应酬,经常在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时,拒绝孩子。那么,孩子很可能什么事都不再跟爸妈讲,一个人孤独承受一切了。 在这方面,我嫂子就做得不错。她倾听孩子的心声,主动找孩子交谈。亮亮每次想让妈妈陪着自己说说话,就算嫂子忙着出摊卖烤冷面,嫂子也立马停止手头的工作,全身心陪着亮亮聊天。 嫂子的这种牺牲和重视,让亮亮更积极的克服困难,更有勇气走出眼前的学习困境。也正是嫂子总陪着亮亮沟通,多听孩子的心声,亮亮才把嫂子当成了朋友。 在整个初中高中生涯里,遇到难解的事,学习上的困扰,亮亮都会找嫂子寻求帮助。嫂子和孩子这种正向的努力,是亮亮最后考上好大学的助力。 2 小升初,及时与老师沟通 孩子才步入初一阶段,在学校表现如何,是否适应。这些真实情况,老师掌握的要多一些。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初一时,勤跟老师交流沟通,这事很有必要。不过,家长也需要掌握沟通方法和态度。 比如说,我嫂子在跟老师沟通时,就不会总浮于表面的夸奖老师,认为老师是 ” 辛勤的园丁 “。而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老师很辛苦,自己跟老师交流,是为了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争取把孩子成绩提高,让老师少点负担。 嫂子从来不命令老师,给自己发消息,告知孩子每天的在校情况。嫂子很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真正拿老师当教育者,当师者,而不是无私奉献者。 同时,嫂子也会很认真的陪伴孩子,观察孩子学习情况,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给老师 ” 添麻烦 “。 这种及时跟老师沟通的方法,调整了孩子的错误学习方式,确实能促进孩子的成绩提升。 3 小升初,陪孩子掌握最佳学习方法 一些孩子进入初一阶段,开始厌学。因为小学科目少,难度小,孩子学习很轻松。但上了初一,孩子会觉得学科难度加大了,一时间出现畏难情绪。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厌学现象,而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心思粗犷的家长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勤跟孩子交流,多跟孩子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陪孩子总结最佳学习方法,这是给初一家长们的任务。 在这方面,嫂子做的也很不错。她听见亮亮抱怨说 ” 数学课一点都没意思,看见数学书就崩溃了。”...
0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