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水泉

   一、语文和语文素养

   语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语文是用来思考和交流话语文章的语词文字,广义语文是用狭义语文思考和表达的话语文章。狭义语文散嵌于广义语文之中,广义语文由狭义语文组合而成,但它们仍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语文。狭义语文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广义语文则不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而是思维的结果、交际的产品——思想文化知识。狭义语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广义语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则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由说写者根据要说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决定的。狭义语文是有限的,广义语文则是无限的;广义语文的无限性根源于客观世界和群体主观世界的无限性,同时也得力于狭义语文可重复使用次数的无限性和排列次序的无限可变性。狭义语文的增长和更新是极其缓慢的,广义语文的增长和更新则是非常迅速的。

   语文素养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语文素养是听说读写话语文章的过程中运用语词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广义语文素养是听说读写话语文章的过程中运用思想文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听读话语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理解话语文章的表层意义——话面文面的意义,第二个层面是理解话语文章的深层意义—-超出话面文面意义的话底文底意义。说写话语文章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心中产生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无形无声朦胧不定的话语文章——对人情、物态或事理的某种印迹、构想和态度,第二个层面是把心中的思想内容粗坯外化为可闻可睹的话语文章。听读话语文章的第一个层面和说写话语文章的第二个层面,侧重于对语词文字的运用,集中呈现狭义语文素养;听读话语文章的第二个层面和说写话语文章的第一个层面侧重于对思想文化知识的运用,集中呈现广义语文素养。狭义语文素养和广义语文素养相互缠绕、密不可分,但它们仍然是两种有区别的语文素养:狭义语文素养中的常用狭义语文素养没有科属性,但具有通用性、模糊性和差异性(个性化);而广义语文素养则具有科属性、确定性和统一性,没有通用性。

   二、课程的地位、性质和目标

   现代基础教育是分工明确、追求效率的分科教育。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众多课程中唯一的奠基性课程。语文课程以教学杂多的广义语文为手段,着眼于学生通用狭义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教育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杂多的广义语文熟练掌握祖国的常用语词文字,发展成熟终生受用的通用狭义语文素养,同时潜移默化地积淀到到杂多正确的思想文化知识,是语文课程的的性质和特点。

   课程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常用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在读写听说广义语文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常用词语。学会使用字典、词典,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3、能顺利阅读同自己的思想文化知识水平相适应的报刊杂志书籍,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快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

   4、能在书面或口头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或讲说。

   5、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在各种交际活动中,既能耐心专注宽容地倾听别人的各种意见,又能平和理性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语文教学原则

   (一)差异化发展和弹性训练的原则

   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培养的通用狭义语文素养具有模糊性和差异性(个性化),过了集中识字的阶段以后,对学生狭义语文素养的培养,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弹性目标。因此,对学生通用狭义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衡量、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听说训练应遵循差异化发展和弹性训练的原则。

   (二)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

从小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是现代社会赋予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课程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相比其他课程具有更大的责任和更大的优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自学习惯是奠基性的自学习惯,它必然会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中。常用狭义语文不仅是学习其它学科最常用的工具,而且是学习自身的工具。语文教材内容不是学生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学问,而只是学生积累和学会熟练运用语词文字的凭借,特别适合学生进行力所能及因人而异的有弹性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