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课标大语文
一、“专题研习”的单元结构特点
高二和高一教材是大同小异,这个“异”是大家关心的。我多说说。
首先,是“学习任务群”的提法和要求不同。高一有7个任务群,我们已经教过,也熟悉了。而高二是6个任务群,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其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和高一是贯通的,高二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逻辑的单元。另外,高一有“整本书阅读”单元,高二没有安排。课标的要求是高二也要有“整本书阅读”,最初的编写方案也是安排了的,除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还有《堂吉诃德》和《平凡的世界》两书。但近来网上不断有人批评新教材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完全是炒作嘛!编写组承受的压力很大,后来领导也就指示高二不再安排“整本书阅读”。古诗词背诵的篇目也由原来40多篇减少到20篇。这是无奈之举。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要改革,还要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也还得求稳定,特别是语文教材,有些妥协和调整应当能得到理解。
回头再说高二与高一任务群的提法和要求的不同,高二突出了“专题研习”。这是新的教材形式,以前没有过的。比如高一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是按照不同主题分布到几个单元的,而高二的文学类阅读写作,就分为革命传统作品、现当代作家作品和外国作家作品三个任务群,是按照“专题研习”来设置单元。高一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分布在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和实用类阅读等几个任务群中,是分散的,而高二则集中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安排在先秦诸子、史传史论、古典诗词、古代散文这4个单元。就是说,高二转向“专题研习”了,更加突出探究性学习,是带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学习。“学习”与“研习”一字之差,梯度上去了,要求不同了。
高二的单元结构方式是研习活动,每个单元设置3个或者4个“研习专题”,也就是学习任务。注意,我这里用“研习专题”这个词,而不用“项目”,我认为“专题”比较贴切。“项目”这个词社会上用得太多了,太滥了,对中学生来说,还是用“专题研习”比较好,范围小一些,活动可以集中一点。
高二教材以“专题研习”作为单元组构的方式,各单元也可能有不同文体的穿插,但和高一比起来,还是相对集中,是往研习的专题方面汇集。比如高二上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收了《论语》《礼记》《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六家著作,都是节选,涉及面广,但仍然比较集中,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源头—— 先秦诸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之“根”有个粗略的印象和了解。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过《论语》《孟子》《庄子》等课文,多是从文体、阅读方式等不同角度去学习的,比较分散。而高二把先秦诸子代表性的几家作品集中到一个单元,以“初步认识传统文化之根”去引导研习,这种教学就比以往上了一个台阶,凸显了专题性、探究性。
高二语文的“专题研习”单元一般由4部分组成: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与单元研习任务。单元导语说明本单元所属的人文主题和研习专题,也就是教学的总目标。课文一般四五篇,也有六七篇的,兼顾不同的文体、风格等因素,一般分为2至3课,有的多一些,4课或5课,都与研习的专题有关。课文还分为“教读”和“自读”,这和初中语文的设计一样。“教读”就是精读,老师也可以多讲一点。“自读”主要就是学生自己去读。高二每一课也有“学习提示”,单元后面还有“单元研习任务”。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笔记》从“学习笔记”“实践笔记”“反思笔记”三个部分,梳理了任务群的理论基础,展示了任务群的教学实践环节步骤,提供了作者对任务群实践的反馈与思考,多维度、全方位将高中语文任务群从概念到由来到实践进行了深度剖析。为高中语文教师及高中学生在任务群教学和学习方面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考依据和解决方案。
二、要认真琢磨“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的功能有三:激发学习兴趣;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帮助读懂课文;提供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前的教材也有导读之类设计,着重介绍某篇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手法,等等。而“学习提示”重点放到要怎么去读,阅读时注意什么,以及怎样进入探究性学习。“学习提示”主要是给学生写的,但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也在提示教学的目标、要点与抓手。教师备课要认真琢磨“学习提示”,在布置“专题研习”任务时,必须参照“学习提示”,适当发挥,指导学生进入阅读与研习的状态。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高二的“学习提示”是怎么写的,我们如何用好它。比如,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和《庄子·五石之瓠》是一课,其“学习提示”分4段: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则开创了道家学派。老子之后,道家代表人物又有庄子等人。《老子》《庄子》中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可以说是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学习本课,首先就要留意 《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这是第一段,介绍有关老庄与道家的常识。关于老庄的学说可以说上很多,但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让学生学完这一课,对老庄有个初步的印象与常识性的了解也就可以了。高中生学习文化经典,主要是知识性的“面”上的了解,是常识性的认知,而课文所引发的少量 “点”的研习,也是为了加深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印象。这一课就把研习的“点”定在老庄如何 “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上。
接下来的二、三段,是问题的引发,以及阅读和研习的重点提示:
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 “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一面,比如“有”“知人”“胜人”等。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其论说有很强的思辨性, 对现实人生有一定的启示。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 《老子》重视的是什么,说得有没有道理。
庄子也善于从世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这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阅读时注意体会。
二、三段交代阅读和研习的要点,突出的仍然是思辨性,是“突破常规”思维方式也要讲求的思辨。这也是引导学生研习的重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了解老庄智慧的同时,进行了思维训练,又很自然地增进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景仰和兴趣。
最后一段,要求比较老庄的语言韵味和论述风格:
从表达技巧上来说,《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学习本课, 要注意在比较中品味二者不同的语言韵味和论述风格。
背诵《老子四章》。
这不应该理解为是“最后一项”教学要求,实际上是提示这一课的研习必须以文言文的学习为基础,要重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语感与表达技巧。这是语文的本义,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后面我还会讲到语言文字训练如何做到“以一带三”。
我举这个“学习提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学习提示”是如何编写的,它的体例与功能是什么,为何备课时必须特别重视。统编高中语文没有练习题,一线老师可能不习惯,但大家要理解这样处理的用心,还是想改变过多精讲与反复操练的偏执,转向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我们编教材时,也做了调查,征求一线老师的意见,考虑到没有练习题可能造成的困难。最初讨论编写提纲时,每个单元只有“单元学习任务”,意图是以“任务”来带动学生自主性的阅读和研习。还设想过如何设计每个单元的“大情境”“大任务”。但我们也担心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弊端,那就是学生对课文特别是难度较高的经典课文还没有认真读懂,就奔着“任务”去了,很可能就是从网上找些材料拼贴一下 “交差”。还担心如果把经典课文降格为完成某个任务的“材料”和“支架”,有可能窄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造成阅读的表面化、肤浅化。所以后来在“学习提示”的编写上花了很多工夫。老师们要意识到,学生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不可能再像中学时期这样细读经典了,让他们通过语文课“过”一遍,其实就是为人生“打底子”。比如认真读过《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对传统文化中经常提到的“老庄”就有个感性的印象,这个印象有可能伴随他们一辈子。文化自信不是虚的,不是靠宣传就能获得的,也不是靠古装剧获得的,让众多国人在中小学时期多读些经典,才真正可能有自信。
教材的“学习提示”设计,还是力争要凸显课文特别是经典的价值,使经典阅读作为任务活动的主要内容。“研习任务”的精要就是经典阅读,无论设计什么任务,采用什么活动,都要引导认真读懂读通课文。尤其是文言文、古诗词,以及某些比较难懂的经典文章,老师还是先帮助学生读通读懂,才谈得上研习活动。还没有读懂,就研习什么传统文化,完成什么任务,那只能是游谈无根。“学习提示”虽然字数不多,但几乎每一句都是几易其稿,反复打磨,充分考虑的。老师们备课时应当仔细琢磨,在这个基础上去发挥用好。
三、如何安排“单元研习任务”
“单元研习任务”都安排在各个单元后面,一般是3至4道题,也就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研习活动。“单元研习任务”希望从四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综合,能覆盖整个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和探究性的研习活动;二是开放,让单元学习内容延伸出去,既照顾学习知识“面”的广度,又有少量的“点”的研习的深度;三是选择,所设计的几个研习任务是有深浅层次搭配的,有些是一个题干下设若干道小题,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不要求全部完成;四是具有评价检测功能,包含了原来练习题所重视的测评的要素。
“单元研习任务”不是练习题,也不要转化为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作业,它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言语实践的过程。“单元研习任务”主要是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伙伴式学习活动。课标所要求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都体现在不同的专题“活动”中,可能会各有所侧重。
“单元研习任务”很重视“活动”,让学生去“做事”,其实主要就是读书。设计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要根据“研习任务”的要求,以及自己所教班级的学情。因为是新事物,大家可以做多种尝试,逐步积累经验。我建议,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单元研习任务”来带动研习的“四环节”。当然,有些单元的课文难度较大,也可以每一课设计一项“任务”,去组织相对独立而又和单元任务紧密相连的研习活动,同样可以实施“四环节”。这“四环节”是环环紧扣的,包括“初读”“精读”“讨论”和“结题”,是层层递进的四个步骤。
1.“初读”。学生围绕单元“研习”专题,并参照“学习提示”,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包括读课文和相关的材料。“学习提示”中的阅读要点、难点、问题与方法,相当于“导读”。老师可以用一些时间布置“研习”的任务,引导学生提前阅读,为进入“研习”做准备。除非文言文或者比较难的课文,一般情况下,老师没有必要先逐篇详细讲解。若能设计一些研习情境,激发兴趣,再布置任务,当然更好。“初读”的大部分时间(课上和课后)应当交给学生自读。
2.“精读”。在“初读”基础上,学生选定各自的“研习”题目(可以从“单元研习任务”中选),在老师引导下,进入第二轮阅读—— 研习性阅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选定的题目,提出一些参考书目(教师用书中就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要求学生除了研读课文,还要延伸阅读列入参考书目与其他材料。不提倡还没有怎么读书,就放手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材料。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去找参考书和相关材料,而不是轻而易举从网上下载,这个“过程”对于研习的思维训练很重要。有的单元会要求把以往已经学过的相关课文重新组合,从新的角度去研读。比如,从小学到高中学过很多革命传统的课文,高二“革命传统作品”单元,就要求把以前学过的相关课文也作为材料,汇总到本单元“研习”范围之内。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和思考心得写出“研习”提纲。教师通过上课或者课外辅导方式,在整个“精读”过程中起到个性化的引导作用,对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更到位的指导。
3.“讨论”。采用班级交流活动的形式,展示各自的研习心得(提纲)。教师可选择代表性的心得提纲,就某些普遍性的问题,加以点评;也可以就不同的“研习”专题分组讨论,使学生阅读思考的经验得到提升。
4.“结题”。学生根据老师指导以及班级讨论的意见,把“研习”提纲加以丰富,写成小论文。有些单元可以采用“研习任务”所指定的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老师要对小论文进行批改或者讲评。
如果实施以上这种“研习”的方法,“四环节”都要突出读书,是任务和问题牵引下的读书探究活动,尽可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落地。
当然,也会有其他 “专题研习”的方法。比如采取“任务驱动”,分单元设计“大情境”“大任务”,是“任务”在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文,寻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就“任务”中的某个题目做初步的探究,写成提纲或者小论文,采用适当形式交流。所谓 “大情境”“大任务”其实在“单元研习任务”中已经体现,只需具体转化,无须另搞一套。高二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是“逻辑的力量”,其中内容都是学过的,是从逻辑的角度去梳理,提升语言逻辑的意识,有情境,有任务,完全可以放手去做“大任务”“大情境”的教学。
总之,应当根据各个“单元研习任务”的特点,以及课文的难易程度,结合学情和老师的自身条件,来决定到底采取怎样的办法去安排研习活动,不宜一个模式或教案,全都照此办理。
《高中语文项目学习单元设计与指导》丛书完全贴近并服务部编版教材教学,以任务驱动完成学习目标,对教材知识有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容纳大量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讨论案例、题目和实录,帮助老师学生实现大单元整合。
并在任务下搭建了“教读一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选文结构;以任务驱动为纲,由整合性的单元任务为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强调真实性、情境性、综合性、整合性,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真实的具体任务中。
四、切忌形式主义,热热闹闹却没有“干货”
除了读书,讨论与交流也是“专题研习”很重要的一环。有些老师可能注意到欧美大学多采用的小班上课方法,布置某一个专题,以及基本的书单,让学生自己去读,形成心得提纲。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人讲自己的心得,老师做出点评。这叫Seminar,是理想的研习方式。但Seminar的小班研习方式比较“奢侈”,我国大多数中学并不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我们可以借鉴Seminar这种伙伴式合作学习的精神,那就是“专题研习”的讨论必须要 “三有”:有心得提纲,有发言讨论,有老师点评引导。
“专题研习”的题目不宜太过专业。高二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研习任务”还是充分考虑到高中生普遍的水平的,还可以选择。如果另外搞一些更加专业的任务和讨论,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中学搞“大学先修”课程,那可能只适合少数尖子生,难以推广。现在大学在淡化专业,大一大二多是通识课,大三才选专业,而有些中学就奔着大学专业去安排研习课。这不是拧着吗?高中的“专题研习”虽然带有探究性,毕竟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这个度要把握好。
“专题研习”的教学和以往惯用的方法比,教师讲授的比重会少一些,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我们编教材时也有担心,怕一般学校老师难于操作。所以设计的“单元研习任务”几道题,也都照顾到有深浅难易之分,给老师和学生选择的空间,不要求全做。三四个“研习任务”其实也可以分组来做,然后集中,让每位同学都能点面结合,各有获益。
还是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同单元难易程度不一样,教学设计和安排也应当有区别。如革命传统作品单元、现当代作品单元,都是现代文,阅读难度比较小,老师可以少讲一点,放手让学生去读书讨论。但是“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单元,马克思、柏拉图的文章很难懂,恐怕老师就要安排多讲一点。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文言文和古诗词为主,一开始就来个“任务驱动”,学生还读不懂就开始讨论某些课题,恐怕也不行。哪些课多讲一点,哪些少讲一点,哪些可以“任务驱动”,哪些还是要先认真讲析课文,然后再进行研习活动,老师会有自己的判断,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高二教材采取“专题研习”为主的教学形式,给老师和同学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为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改革肯定要往这个方向走。但无论是任务群学习,还是带着任务去研习,最终都是要导向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目标还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脱离语文本质的 “活动”上。切忌形式主义。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没有“干货”,那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五、写作教学还是要有个系列
现在很多学校几乎放弃作文课,只有临考前的应试作文训练,写作教学溃不成军。为改变这一状况,加强写作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练习写作,新教材设计了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序列。但在呈现方式上并不强调系统,而尽可能和任务群的“专题研习”结合。高二的写作教学,大多数单元都是融汇到 “研习任务”中,作为“研习任务”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少数单元的写作教学和“单元研习任务”关系不大。比如外国文学单元安排了“申论”,和单元教学内容的结合度并不高。多数单元后面附加有一个用仿宋体排列的写作专题知识讲解,是“方法性知识”,配合写作课的,虽然写得比较简单,但老师可以借此发挥,把写作课安排好。
高一已经学过12个专题的写作,高二又设定了9个专题,分别是: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思路与逻辑、审题与立意、学写小小说、深化理性思考、学写申论、语言的锤炼、说真话抒真情、文章修改。指导思想是读写结合,在阅读单元中把写作内容、方法的训练与阅读整合,达成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的目标。高二的写作设计偏重议论文和说明文,偏重思维训练(包括逻辑思辨力),适当考虑高考作文的要求。写作教学是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训练,需要多模仿、练习和体会。欲速则不达,太势利教不好作文,还可能败坏了写作的胃口。高一高二的写作专题教学要想办法安排好,不要一上来就是应试技巧和套式作文,先打好基础,然后到高三再考虑如何面对高考。
《成立与成功:高考作文序列化进阶指导》将落脚点放在高考作文的序列化学习上,以期打造一套学理上更具体系性,实践上更具操作性的序列化作文教程。内容上,经过全国语文人组成的教研共同体反复讨论,提出“成立”和“成功”两个关键词,“成立”指向作文写得对不对,“成功”指向作文写得好不好。
六、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
高二语文还是强调多读书,这也是从小学到高中整套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之一。使用新教材,要在这方面用心。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谈。今年高考全国卷就很注重考阅读面和阅读速度,考语言运用背后的思维能力,而且命题取材范围在拓宽。理解和使用高二教材,一定要对整个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与要求有基本的把握,那就是读书为本,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的病。使用新教材,千头万绪,就要抓住教学的“牛鼻子”—— 培养读书兴趣,加强多种读书方法的训练。当然还有更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个自媒体和手机娱乐狂欢的时代,读书兴趣与习惯培养虽然很难,但更加显得重要。语文课有这个责任。
高中语文教材特别重视让学生接触经典,有意让学生读“深”一些的书。要让高中生有这样的意识,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经典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不能只是当成“活动材料”“探究资料”或者所谓教学“支架”。如果只是设定以某个项目活动来“带”课文,可能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发挥。开展专题研习,也还是要教读书方法,比如,如何读理论性较强的论文,如何读科技文,如何读诗歌、小说,等等,要想办法纳入研习任务中。
七、“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
使用新教材,站位要高一点。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课标对各个任务群的教学功能、目标都有要求,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还提到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是新提法,我们以前教学中较少关注,新教材也在努力体现,我们备课时就应该多用心。有些单元阅读文学作品较多,在设计学习活动和问题时,多考虑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的培养,尽可能往“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靠拢。
还有就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课标提出四个方面,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教材编写是努力达到这个总体内容目标的,这是整个教材框架设计的基本依据。我们备课时也要认真贯彻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做好 “以一带三”:“语言建构与运用”带有语文课程的本质规定性,也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教材的使用要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很自然地把其他三个方面“带进来”。无论怎么改革,采用什么新的教学形式,都不能脱离语文的本质规定性,要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为基础,“以一带三”。在高二设计有专门的逻辑单元,其实也是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把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某些语言和思维现象集中梳理,获得提升。这是新的教学内容,虽然难一些,也不要放弃。
八、把“方法性知识”嵌入到“研习”活动中去
其实,大家认真研究一下新教材,会发现与老教材还是有很多接续,不是要颠覆以前的教材,从头来过。在许多方面,新教材还是吸收了老教材的经验,是“守正创新”。比如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过去的教材与教学是很重视的,如今新教材仍然有它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体系,只不过是隐含在各个单元之中,不是显性呈现。比如高二必选上册第一单元要求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不同诗歌体式的节奏韵律,中册第一单元要求学会如何读经典翻译的“长句子”,第二单元要求了解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等等,都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事实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方法性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比如,如何读一本书,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如何筛选信息,等等,也都有“方法性知识”,总要想办法“嵌入”到研习活动中。以前语文教学也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比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应当把这些经验纳入这一场改革中去。不要动辄把以前的语文教学说成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那就是以偏概全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